安宁市金方街道新村社区老年人口占社区总人口23%以上,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,让老年人“老有所教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 ”,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新村社区老年学校于2019年1月挂牌成立,现有教学班 8个,学员 380人,教师 8 人。学校自成立以来着力推进重点工作,以“三确保”“三结合”“三融入”“三就近”,引领老年学校各项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,走出了一条新村社区特色的办学之路。
严守“三确保”原则,促进学校高效运转。一是确保组织机构设置合理,责任到个人。明确校长、副校长、班委、班级管理员,以健全的组织架构,使老年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。二是确保硬件设施齐全,软件配套到位。老年学校设置在占地面积2000平米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,内设多媒体教室、排练室、文化室、教育室、书法角等功能室,配套电教、桌椅、电脑等教学服务设施,打造了“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”的优美学习环境;师资方面着眼以 “一个原则,三个条件”选聘教师,3年来,先后聘用多年从事教学工作,经验丰富的10余名专家、老师授课。三是确保教育机制完善,规范办学。先后建立完善了一整套适合老年教育特点的学员守则、考勤、考评、卫生、安全等规章制度,实行制度上墙,规范化管理;每年年初及时制定招生简章,包括学科设置、教学内容、课程表,使广大学员早知道、早选择。
探索“三结合”模式,创新学校办学方式。社区老年学校本着“灵活”、“实用”的原则,通过探索“三结合”模式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。一是教学方法上采用电化教学与讲授法、讨论法教学相结合,做到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;二是教学形式上积极开辟第二课堂,组织开展剪刻纸、抖空竹、书画等培训,拓展兴趣、拓宽知识面,做到了课程学与拓展学相结合;三是教学计划制定上坚持年初召开学员代表和任课教师座谈会,共同研讨设计各科教学计划,形成了学校、教师、学员相结合的教研制度。
贯彻“三融入”理念,增强学校社会影响力。一是理论融入教学,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。不定期组织学员参加社区“理论宣讲课堂” “文明讲堂” “课前一学”微课堂等学习党的理论、方针、政策及法律法规,推动党建+政治立校。二是文化融入教学,提升学校影响力。开展学期汇报表演、期末成果展示和“读书月”读书、书画展、才艺表演、慰问演出等活动,组织参加歌咏比赛、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,切实提高老年学校的吸引力,推动党建+文化活校。三是服务融入教学,提升学校社会责任感。利用道德讲堂平台,弘扬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精神,营造“家人新村、人人为我、我为人人”的浓厚志愿者服务氛围,已有78名学员加入了社区文艺志愿者队,50名学员加入社区环保志愿队,推动党建+立德兴校。
围绕“三就近”目标,培育社区银龄人才。新村社区老年学校通过打通“老有所学”的课堂,搭建“老有所乐”的舞台,建设“老有所为”的阵地,以“就近学习,就近活动,就近发挥作用”为目标,积极推进“家门口老年学校”建设。学校成立以来,组织舞蹈班参加安宁市第八届“大家乐”广场舞大赛获二等奖,太极拳班参加安宁市8.8全民健身活动获一等奖,合唱班参加安宁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群众合唱比赛获三等奖……进一步充实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生活,成为社区老年人的文化阵地和精神家园。
(安宁市委微软365企业版_office365登陆账号没有反应_365bet娱乐场网站 供稿)